稿

  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人民治水,解百姓之渴。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“一号工程”,历经半个多世纪筑梦和努力,12月30日上午,该工程迎来试通水试通航。一江碧水向北流,沟通江淮的梦想照进现实,皖北和豫东受益人口超过千万。

  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,对话引江济淮工程第二代设计者朱青,探寻“一号工程”背后的“匠心精神”。

  中安在线独家对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朱青

  记者:作为引江济淮第二代设计者,您见证了引江济淮从蓝图走进现实的过程,年底前引江济淮工程迎来试通水通航,首先想请您谈一谈作为亲历者的感受。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人民的世纪梦想,也倾注了我们几代水利人,特别是老专家的心血和汗水。

  在即将建成和通水这样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里,有些老专家已经离去,没有看到工程的立项和建设历程。应该说,这个工程在我们这一代梦想成真,我们感到非常的幸福和骄傲。所以就像一些老专家说的,是伟大时代造就了伟大工程。

  记者:因为历史原因以及安徽当时的经济实力,引江济淮工程的前期论证曾几经波折,十八大以后,又创造了我国重大调水工程快速审批的奇迹,能否跟我们讲述一下引江济淮从纸上规划变为现实的背后故事?

  朱青:引江济淮是比肩南水北调的调水工程。工程体量大、线路长,尤其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、移民安置等问题的高度重视,它的方案制定、布局和认证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。

  应该说,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卧薪尝胆和长期准备,尤其是从2015年到2017年,这个三年是最关键的冲刺阶段。一年一个台阶,一年拿到一个批文,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项目建议书、可研报告、初步设计和一大批专题报告的审批。纵观国内的重大调水工程,可以说是快速推进的奇迹。

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朱青

  记者:当时仅可行性研究报告,就涉及上百个专题,所形成的材料足够装满一辆皮卡车,在前期工作推进的关键阶段,几乎所有参与者没有在凌晨两点前睡觉,更没有放假的概念,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当年设计者付出的艰辛努力?

  朱青:引江济淮的论证非常漫长,这里涉及淮河流域缺水的问题;调水是否到河南的问题;三峡建成运行特别是叠加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以后,长江有水还是没水给我们调的问题。在具体的线路部署上,怎样经过巢湖,如何穿越江淮分水岭,全线的一渠清水水质如何保护、移民占地等问题。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、深入地论证和科学地比选。也就是说,每个问题的背后需要几个团队艰辛的工作。

  由于在审批和冲刺阶段,有时限要求。在此期间,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宾馆、封闭场所。这些课题涉及很多专业、行业,需要进行协调和认识的交换、思想的碰撞。每个课题的回答需要在短时间里交卷,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三班倒、连轴转,经常是通宵达旦。但是大家为了一个梦想,也比较快乐,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在享受工作。

  记者: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,又是如何解决的?作为世纪工程,引江济淮创造了许多“世界之最”,背后取得了哪些科技突破?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的技术难度非常高,要发挥效应,成为千秋伟业,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,就提出更高的要求,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
  这个工程首先有一个比较宏伟科学的总体布局,我们形成了双线引江、三湖调蓄、四路北上和八大枢纽的总体布局,更好地节约土地、节省投资,发挥几个湖泊的调蓄作用,提高用水保证率。

  同时,尽可能利用我们已建的工程来新老集成发挥更大效应,比如巢湖流域如何利用巢湖闸,淮河干流如何利用蚌埠闸,还有如何创造条件,使引江济淮和新中国最大灌区淠史杭未来有机会牵手和拥抱,进一步发挥新中国治淮工程的潜能和潜质。

  所以这个布局总体来讲是科学宏伟的。其中,双线引江在巢湖边和开辟的小合分线路,一方面可以为候鸟保护减轻压力,也能为西兆河汛期防洪减轻压力,有利于引江水质不受污染地注入淮河,也有利于未来引江水和巢湖水混在一起,改善巢湖环境,所以它是灵活调水、安全调度的一个工程创举。

  还有一个就是穿越我们江淮分水岭,世界第一的钢架构渡槽,创造了“水上流水,船上行船”的工程奇观。我们的蜀山泵站,规模是亚洲第一的混流泵站。还有派河两岸的150万吨的截导污,也是国内第一。分布在长江、淮河的5处鱼道,是国内工程里面鱼道集群最多的一个工程。所以引江济淮工程未来不仅将发挥自身的调水、航运、生态的效应,也能为其他工程焕发功能创造条件。

  记者:今年,中安在线报道组在引江济淮沿线进行了多轮采访,发现生态的理念贯穿工程的建设,为保护候鸟,多花3亿改道;为保护江豚生活环境,多次调整线路;建设仿生鱼道,为鱼类打开“生命通道”。引江济淮为什么愿意花大成本为江豚、鱼、鸟让路?

  朱青:引江济淮的三大功能之一,就是生态。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,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的思想和理念。对引江济淮工程来说,它是个线型工程,又是个水资源的配置工程,它的流量、水量、水位以及和一些敏感湖泊的生境关系密切,必须揭示和识别。

  菜子湖是沿江候鸟的栖息地,特别是珍稀鸟类,比如白头鹤,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候鸟在那过冬,白头鹤和其他候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湿地,通过湿地的稳定来创造它的越冬食谱。

  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引江济淮的水位关系密切,如果引江济淮水位高的话,可能把湿地淹了,导致很难晒滩和萌发。在工作中尽量延续和维护现有菜子湖水文以及冬天的节律,尽最大程度控制水位。

  引江济淮还有航道功能,船舶的鸣笛、灯光可能会影响候鸟的栖息和繁殖。经过深入论证、反复比较,主动作出菜子湖区航道西移的决策,为此增加功能投资,也增加了工程的实施难度,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。

  另外菜子湖在历史上和长江是相通的。1958年建了枞阳闸,也形成目前比较稳定的生境。我们借助引江济淮的口门建设来增加鱼道,修复江湖的生物交换通道,尽最大可能还历史欠账、保护候鸟。引江济淮从源头、线路到淮北,都是按照生态优先的思想和做法,以最大程度尽最大努力保护生态、修复生境。

  记者: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,创造的一个奇迹,这离不开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以及中国水利技术的雄厚实力,您认为沟通江淮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意味着什么?对安徽乃至我国将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?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流经安徽大半壁江山,穿越安徽很多重要水系,也链接了很多重大水利工程。

 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以后,将彻底改变皖北地区世世代代干旱缺水的局面,构建我们国家南北向的高等级航道,为巢湖和淮河注入源头活水。它将深刻地改变安徽的治水格局、生态格局和发展格局,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效益的逐步发挥,引江济淮工程会逐渐成为“一渠清泉水、一道风景线、一条经济带”,加速安徽南北经济循环,我们国家东西经济循环,也更有利于使安徽更好更快更高层次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

  记者:黄娜娜 史睿雯 彭旖旎

  拍摄:朱晓桐 许康 梁前辉 高明君

  剪辑:朱晓桐

  包装:徐顺

  编辑:徐顺 吴少英

手机看视频
手机扫描二维码也能看~

探寻一号工程背后的“匠心精神”——对话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朱青

2022-12-30 13:43  

  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人民治水,解百姓之渴。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“一号工程”,历经半个多世纪筑梦和努力,12月30日上午,该工程迎来试通水试通航。一江碧水向北流,沟通江淮的梦想照进现实,皖北和豫东受益人口超过千万。

  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,对话引江济淮工程第二代设计者朱青,探寻“一号工程”背后的“匠心精神”。

  中安在线独家对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朱青

  记者:作为引江济淮第二代设计者,您见证了引江济淮从蓝图走进现实的过程,年底前引江济淮工程迎来试通水通航,首先想请您谈一谈作为亲历者的感受。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人民的世纪梦想,也倾注了我们几代水利人,特别是老专家的心血和汗水。

  在即将建成和通水这样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里,有些老专家已经离去,没有看到工程的立项和建设历程。应该说,这个工程在我们这一代梦想成真,我们感到非常的幸福和骄傲。所以就像一些老专家说的,是伟大时代造就了伟大工程。

  记者:因为历史原因以及安徽当时的经济实力,引江济淮工程的前期论证曾几经波折,十八大以后,又创造了我国重大调水工程快速审批的奇迹,能否跟我们讲述一下引江济淮从纸上规划变为现实的背后故事?

  朱青:引江济淮是比肩南水北调的调水工程。工程体量大、线路长,尤其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、移民安置等问题的高度重视,它的方案制定、布局和认证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。

  应该说,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卧薪尝胆和长期准备,尤其是从2015年到2017年,这个三年是最关键的冲刺阶段。一年一个台阶,一年拿到一个批文,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项目建议书、可研报告、初步设计和一大批专题报告的审批。纵观国内的重大调水工程,可以说是快速推进的奇迹。

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朱青

  记者:当时仅可行性研究报告,就涉及上百个专题,所形成的材料足够装满一辆皮卡车,在前期工作推进的关键阶段,几乎所有参与者没有在凌晨两点前睡觉,更没有放假的概念,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当年设计者付出的艰辛努力?

  朱青:引江济淮的论证非常漫长,这里涉及淮河流域缺水的问题;调水是否到河南的问题;三峡建成运行特别是叠加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以后,长江有水还是没水给我们调的问题。在具体的线路部署上,怎样经过巢湖,如何穿越江淮分水岭,全线的一渠清水水质如何保护、移民占地等问题。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、深入地论证和科学地比选。也就是说,每个问题的背后需要几个团队艰辛的工作。

  由于在审批和冲刺阶段,有时限要求。在此期间,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宾馆、封闭场所。这些课题涉及很多专业、行业,需要进行协调和认识的交换、思想的碰撞。每个课题的回答需要在短时间里交卷,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三班倒、连轴转,经常是通宵达旦。但是大家为了一个梦想,也比较快乐,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在享受工作。

  记者: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,又是如何解决的?作为世纪工程,引江济淮创造了许多“世界之最”,背后取得了哪些科技突破?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的技术难度非常高,要发挥效应,成为千秋伟业,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,就提出更高的要求,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
  这个工程首先有一个比较宏伟科学的总体布局,我们形成了双线引江、三湖调蓄、四路北上和八大枢纽的总体布局,更好地节约土地、节省投资,发挥几个湖泊的调蓄作用,提高用水保证率。

  同时,尽可能利用我们已建的工程来新老集成发挥更大效应,比如巢湖流域如何利用巢湖闸,淮河干流如何利用蚌埠闸,还有如何创造条件,使引江济淮和新中国最大灌区淠史杭未来有机会牵手和拥抱,进一步发挥新中国治淮工程的潜能和潜质。

  所以这个布局总体来讲是科学宏伟的。其中,双线引江在巢湖边和开辟的小合分线路,一方面可以为候鸟保护减轻压力,也能为西兆河汛期防洪减轻压力,有利于引江水质不受污染地注入淮河,也有利于未来引江水和巢湖水混在一起,改善巢湖环境,所以它是灵活调水、安全调度的一个工程创举。

  还有一个就是穿越我们江淮分水岭,世界第一的钢架构渡槽,创造了“水上流水,船上行船”的工程奇观。我们的蜀山泵站,规模是亚洲第一的混流泵站。还有派河两岸的150万吨的截导污,也是国内第一。分布在长江、淮河的5处鱼道,是国内工程里面鱼道集群最多的一个工程。所以引江济淮工程未来不仅将发挥自身的调水、航运、生态的效应,也能为其他工程焕发功能创造条件。

  记者:今年,中安在线报道组在引江济淮沿线进行了多轮采访,发现生态的理念贯穿工程的建设,为保护候鸟,多花3亿改道;为保护江豚生活环境,多次调整线路;建设仿生鱼道,为鱼类打开“生命通道”。引江济淮为什么愿意花大成本为江豚、鱼、鸟让路?

  朱青:引江济淮的三大功能之一,就是生态。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,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的思想和理念。对引江济淮工程来说,它是个线型工程,又是个水资源的配置工程,它的流量、水量、水位以及和一些敏感湖泊的生境关系密切,必须揭示和识别。

  菜子湖是沿江候鸟的栖息地,特别是珍稀鸟类,比如白头鹤,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候鸟在那过冬,白头鹤和其他候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湿地,通过湿地的稳定来创造它的越冬食谱。

  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引江济淮的水位关系密切,如果引江济淮水位高的话,可能把湿地淹了,导致很难晒滩和萌发。在工作中尽量延续和维护现有菜子湖水文以及冬天的节律,尽最大程度控制水位。

  引江济淮还有航道功能,船舶的鸣笛、灯光可能会影响候鸟的栖息和繁殖。经过深入论证、反复比较,主动作出菜子湖区航道西移的决策,为此增加功能投资,也增加了工程的实施难度,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。

  另外菜子湖在历史上和长江是相通的。1958年建了枞阳闸,也形成目前比较稳定的生境。我们借助引江济淮的口门建设来增加鱼道,修复江湖的生物交换通道,尽最大可能还历史欠账、保护候鸟。引江济淮从源头、线路到淮北,都是按照生态优先的思想和做法,以最大程度尽最大努力保护生态、修复生境。

  记者: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,创造的一个奇迹,这离不开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以及中国水利技术的雄厚实力,您认为沟通江淮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意味着什么?对安徽乃至我国将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?

  朱青:引江济淮工程流经安徽大半壁江山,穿越安徽很多重要水系,也链接了很多重大水利工程。

 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以后,将彻底改变皖北地区世世代代干旱缺水的局面,构建我们国家南北向的高等级航道,为巢湖和淮河注入源头活水。它将深刻地改变安徽的治水格局、生态格局和发展格局,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效益的逐步发挥,引江济淮工程会逐渐成为“一渠清泉水、一道风景线、一条经济带”,加速安徽南北经济循环,我们国家东西经济循环,也更有利于使安徽更好更快更高层次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

  记者:黄娜娜 史睿雯 彭旖旎

  拍摄:朱晓桐 许康 梁前辉 高明君

  剪辑:朱晓桐

  包装:徐顺

  编辑:徐顺 吴少英

相关阅读
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